采访组:洪凯文、赵玉晗、杨忆
采访时间:2022年9月5日
采访对象
沈小和,1947年9月生,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浙江一建第一工程公司原主任工程师,曾获1995年、1996年、2000年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,发表独立或合著论文5篇,申报专利1项。曾出国建设伊拉克萨玛瓦住宅小区、伊拉克巴格达加德里亚小区等项目,参与笕桥机场、华东勘测设计大楼、之江饭店、杭州天成丝织厂等工程建设。
采访组:沈老,您好。能简单讲讲您的工作经历吗?
沈小和:我是1969年3月从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施工专业毕业,进入浙江一建第三工程公司泥工班组做了三年泥工。这以后,我又在事务长、料工、材料、采购等工作做了一段时间,最后回到技术岗位。
回到技术岗位以后,我参与到华东勘测设计大楼、之江饭店、杭州天成丝织厂、杭州市工商银行金融大楼等工程,分别担任第六工程公司、第一工程公司的主任工程师。在这期间,我也一直在钻研技术攻坚,总结施工检验,发表独立或合著的多篇论文,申报专利1项。
采访组:您在泥工班组从事泥工工作的时候,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工程呢?
沈小和:我做泥工最后一个工程就是笕桥机场,这个项目是为了尼克松访华特意建造的。1971年11月8日,中央批下工程,11月13日,一建工人就进场施工了,要求3个月完成任务。
那时候一建人一刻不停抢进度24小时三班制工作,连元旦那晚都灯火通明。当时要求立体操作,候机大厅里又要做地面,又要做墙面,还要同时做平顶,所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。架子工在搭满堂脚手架的时候,在每个架子立杆下面都用扣件链接了一根短立杆,等下面地坪铺到该立杆的位置时,就把短立杆收起,等该部位地坪做好以后再把短立杆放下来接上。粉刷室外大踏步,当时施工的时候是冬天,石屑水泥砂浆干得慢,没办法做斩假石。所以我们就在需要做斩假石的大踏步范围搭了一个棚子,在棚外面装了锅炉,把暖气通进棚内,提高温度,保证斩假石踏步按计划完成。可以说一建在建造笕桥机场的时候,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期,我们浙江一建的工人想了很多的小妙招,用3个月时间抢出了“笕桥速度”。
采访组:能和我们聊一聊出国到伊拉克做工程的经历吗?
沈小和:当时是我带着97名工人,1985年1月10日从杭州乘火车到北京转机到达伊拉克萨玛瓦,参与当地住宅小区内外装饰工作。
该项目一共有50栋3层住宅,有两种户型,一种是12户一幢,另一种是6户一幢,一共是456户。这个项目虽然都是3层楼,但是外脚手架有5排,三个架子工拆拆搭搭时间来不及。我当时看到现场有两台汽车吊,所以我就和架子工商量了一个办法。一边的工程做好以后,架子工就马上把外架分段拆开,保留横排的连接部分,然后把分段的架子用钢丝绳作临时固定,用汽车吊吊到下一栋需要施工的外立面部位,将分段的外架连成整体固定后,就又可以继续使用了,我们的架子工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。当时伊拉克的监工过来看到我们如此操作也觉得非常震惊。
采访组:能讲讲您在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数十年中的技术创新吗?
沈小和:技术创新还是比较多的,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,才能为国家和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。我在第六工程公司做主任工程师的时候,参与到杭州天成丝织厂项目的施工,天成丝织厂当时是属于大跨度工业厂房,喷织车间横向轴线净跨31.2米,这中间没有一根柱子,大梁截面2.1*0.4米都是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做下来的,这在当时非常少见。
当时东西方向的楼面次梁,每根梁设二根无粘接预应力筋,横向每根大梁布设6束有粘结预应力筋,采用二端张拉,而三层柱子预应力筋下端将预应力筋端头压花后直接埋入柱砼内,柱顶预应力筋单头张拉,该工程设计当时还专门作了微振分析。那个时候,为了做好这个项目,我们特意到柳州把张拉设备采购进来,又到上海去学习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,甚至在张拉之前,我们还请了柳州厂专业张拉队的两位师傅来作技术指导。当时这个工程影响还是蛮大的,很多设计院、施工单位都派专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,这项设计成果还获得了1994年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“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”,工程竣工后我把施工经验总结写成论文,发表在1994年第5期《建筑施工》杂志上。
版权所有 © 盈彩官网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 浙ICP备15016521号;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95